本网站的目的是为世界各地的牧师与传教士提供免费宣道文稿与视频,尤其为身处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里极为缺乏神学院或圣经学校。
这些宣道文稿和影视如今通过我们的网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传至221个国家地区的150万台个人电脑上。YouTube视频的观众也不下几百人,但他们会很快离开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会引导观众回到我们的网站上。YouTube会带观众转到我们网站上。这些以46种语言刊载的道文每个月能传至12万台电脑上。这些稿件不带版权,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时无需我们的许可。请您点击这里, 读一下你如何能每个月为我们提供资助, 把这伟大的福音传遍全世界。
每当你发电邮给海博士时,切莫忘记把你发信的国家告诉他,不然他无法回信给你。海博士的电邮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呼召我们去作传教士!OUR CALL TO BE MISSIONARIES! 荣誉牧师海罗伯(Dr. R. L. Hymers, Jr.)博士著 主日,二○二○年三月八日下午 A sermon preached at the Baptist Tabernacle of Los Angeles |
在我看来,以赛亚是所有先知中最伟大的一位。 但以赛亚是如何成为如此一位神的仆人的? 在以赛亚书第六章内,我们能获得答案。
"当乌西雅王〔驾〕崩的那年,我见主坐在高高的宝座上。祂的衣裳垂下,遮满圣殿"(以赛亚书 6:1 )。
以赛亚听到几位撒拉弗 呼喊道,"圣哉!圣哉!圣哉!万军之耶和华;祂的荣光充满全地"(赛 6:3 )。
年轻的以赛亚曾非常爱戴这位善良可敬的乌西亚国王。 但如今,这位可敬的国王走了。 既然这国王已死,以赛亚该怎么办? 我认为,这位年轻人的感受正如你们在座的一些人。 你因我们教会的终结而感到丧气。然而,神为以赛亚仍有其它的安排。
以赛亚见到神的异象震慑了他的心灵。 他并未陷入绝望的沮丧。相反,神显现的异象以不同的方式占据了他的心灵。 他说,
"祸哉!我灭亡了! 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 ─ 万军之耶和华"(以赛亚书 6:5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您的手机如今已能下载我们的宣道。 请您到网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上,点击有 "APP"
字的绿色按键。 照显示中的指点去做。 然后只要
点击按键时,你便可得到我们宣讲的道文、视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对于年轻的以赛亚来说,这是他灵命中的一次突破! 你也可以体验到如此分水岭式的灵命事件。 但你必须渴望神,超过你追求任何其他的事物! 陶恕(A. W. Tozer)博士说:"他们之所以离开了教会,并非因为他们不想得到神,而是因为他们心中更渴望得到超越了神的事物…当其旧的本性抬头时,他们便背弃了神,离弃了自己的教会。 他们与不敬虔的轻年男女搭上了关系,结成了世俗的情结,并去从事一些绝不会取悦于神、或荣耀祂的工作。 他们回到了世俗之内。 他们决心去追求自己最想拥有的东西…我绝不会以如此的说教去令其沉沦、并欺骗他们说﹕你能作基督徒,并同时爱这世界 — 因你办不到。 不错,你可以作个伪君子,并同时爱世俗;你也可以作一位受蒙骗的牧师,并同时爱世俗。 你可以作个廉价的现代福音派人士,并同时爱世俗。 但你不可能作一位真正信奉圣经的基督徒,并同时爱世俗。 若奉行此原则的仅有我一人,我会很痛心,但我绝不会因此而去说谎"(《陶恕讲坛》– The Tozer Pulpit )。
陶恕博士再次说:"我认为,当今我们最大的需求是,让那些肤浅的漫不经心的福音派人士 能因见到神而被击倒在地,能见到神高居祂的宝座之上,衣裳下垂,遮满圣殿。" 没有如此神的异象,"我们将仅能依赖自己的手段,被迫采用荒唐廉价的活动 去吸引会众的注意…我们怕被指责过于拘谨,以至我们向世俗敞开了大门。 这只能导致灵命上的悲剧… 福音派在对神、对世俗、以及对罪的态度上都远远欠缺了神的准则"(Leaning Into the Wind )。
注意第五节,
"那时我说:祸哉!我灭亡了!因为我是嘴唇不洁的人,又住在嘴唇不洁的民中,又因我眼见大君王 ─ 万军之耶和华"(以赛亚书 6:5 )。
正是此时,年轻的以赛亚得到了神火的洁净﹕"看哪,这炭沾了你的嘴,你的罪孽便除掉、你的罪恶就赦免了"(赛 6:7 )。
下面再看第八节。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 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赛 6:8 )。
当教会分裂时,我感到这次我会失去对传福音的热情。 因此,我决定每天晚上与三个为基督献出了一切的人相处﹕理查德.闻布朗(Richard Wurmbrand)牧师、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和去中国传道的最后一位先驱古约翰(Jonathan Goforth )。 此决定很明智。 我把卧室旁的小浴室变成了我的祈祷祭坛,变成我与这些伟大的神的仆人交往的场所。 从闻布朗身上,我学到了坚定不移;从卫司理身上 我学会了经历一场接一场的考验。 但我从 古约翰和他的妻子罗莎琳(Rosalind)身上得知,我们必须用双膝跪着前行。 戴德生(Hudson Taylor)写过一封信,极大地鼓励了古约翰和他的妻子。 戴德生在信中说:"作为传教士,我们两年来一直试图踏入〔中国〕河南省,但直到最近才获得成功。 弟兄,如果你想踏入该省,请你务必用双膝跪着前行。" 戴德生的这句话成为古约翰 在河南北部开展事工的座右铭。
这时,他们的婴儿去世了。古约翰写道:"格特鲁德(Gertrude)去世了。 我们深感重创。不过才两周前,她还非常健康,但在7月24日,她便死于疟疾,前后仅有六天。 我必须用手推车 把她的屍体运到五十英里之外… 在那里,借着傍晚的黄昏,我们将亲爱的婴儿安置土内。" 有两位华人小姑娘,每天早上都会采些鲜花,放在我们宝贝婴儿的墓前。
格特鲁德死后,古太太又生了一个漂亮的男孩儿。 他们称他为 "小唐纳"(Wee Donald )。 但他摔了一跤,碰坏了他的小脑袋。 他逐渐失去了移动手臂腿脚的能力。 在炎热仲夏的7月25日,仅有19个月大的小唐纳便去世了。 古约翰 第二次推着车,把他可爱的小堂纳的屍首送到五十英里外,把他埋在了他小姐姐格特鲁德 身旁的坟墓里。古约翰和他的爱妻返回之后,便立即准备出发去他们在河南北部的新家。 才五个月大的婴儿保罗(Paul)也和他们一同前往。
然后,古约翰自己因患伤寒几乎丧生。 他的生命千钧一发地悬挂在生死之间。1月3日,婴儿佛罗伦萨(Florence)出生了。 那年夏天是如此的炎热,以至于小保罗几乎中暑而死。 但在炎热消散之后,他侥幸生存了下来。
许多可怕的考验艰辛 接踵而来。 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在春天去世。 他们其他的孩子后来或死于疟疾、或死于脑膜炎。 然后,古约翰和妻子又不得不逃离义和团的暴乱。 他们能逃脱遭受谋杀的命运,那完全是个奇蹟。
古太太罗莎琳后来耳聋了。丈夫是她的耳朵。当古约翰双目失明后,她又成为他的眼目。 在他离世时,妻子正在浴室内。 在葬礼上,儿子保罗如此评价他说:"在我眼中,我爸爸是个伟人。" 女儿露丝(Ruth)去越南作了传教士。 露丝对母亲说:"爸爸的离开,我只能看成是种荣耀… 神把他提拔到更高的职位上。"
《中国的古约翰》( Goforth of China)一书是他妻子罗莎琳在他去世之后写成的。 古夫人罗莎琳(Rosalind Goforth)的确是位了不起的传教士!
在她见到他的圣经之后,他们才第一次会面,"我发现他的圣经完全破旧不堪,并且从头至尾地记满了笔记。" 罗莎琳说:"那正是我要嫁的人。" 那年秋天,他问她说:"你愿意和我一起为中国献身吗?" 她的回答是,"我愿意。" 几天后,他又问道:"你能否向我保证,你会永远允许我 把我的主和祂的事工放在首位、甚至在你之上吗?" 她回答说:"我保证,且永不反悔。" 她完全不知道,那一承诺的代价是何等的沉重!
"我又听见主的声音说:我可以差遣谁呢?谁肯为我们去呢?我说:我在这里,请差遣我!"(以赛亚书 6:8 )。
我们的教会失去了那些不愿做传教士的人。 我的祈祷是,今天下午在这里的每个人都能成为传教士。 我们会很难凑足每月的资金去维持我们互联网的事工。 你和我完全能成为向世界传道的宣道士,通过(1)赢得人的灵魂;(2)为我们全球性的事工祈祷;(3)每月提供足够的资金来帮助我们通过互联网把道传播出去(包括今天的道文在内)去帮助第三世界的传教士宣扬福音。 有位传教士牧师谈到了我们当今的机遇:"我们必须成为具有全球性使命的国际化基督徒,因我们的神乃是寰宇之神。" 你能否与 古约翰夫人罗莎琳一同回答说,"我保证,且永不反悔" 吗?
充满我理想,我求救主,愿我心目中仅见耶稣;
祢虽引我过幽暗山谷,永在荣光 却环绕佑护。
充满我理想,救主神圣,直到您的荣耀充满我灵。
充满我理想,令人看清 祢圣洁的形影折射我身。
充满我理想,令我渴望 获得祢荣光;激励我心
得祢的善美,愿主爱怜 与上天之光守护一生。
充满我理想,救主神圣,直到您的荣耀充满我灵。
充满我理想,令人看清祢圣洁的形影折射我身。
充满我理想,莫让阴影、罪孽遮掩 我心中光明。
愿我仅见祢万福颜面,全心信赖你无限的恩典。
充满我理想,救主神圣,直到您的荣耀充满我灵。
充满我理想,令人看清 祢圣洁的形影折射我身。
("Fill All My Vision" 词:Avis Burgeson Christiansen, 1895-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