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int Sermon

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對復興的渴望

LONGING FOR REVIVAL
(Traditional Chinese)
–中譯草稿–

海羅伯博士(Dr. R. L. Hymers, Jr.)著

主日,二○一六年七月廿四日晚
於洛杉磯 浸信會幕所宣之道

A sermon preached at the Baptist Tabernacle of Los Angeles
Lord's Day Evening, July 24, 2016

"〔噢–KJV〕願祢裂天而降;願山在祢面前震動。"
(以賽亞書 64:1)


這是我今年夏天第四次宣講有關復興的道。第一講是 "對復興的憧憬"。我講述了在古典復興中所發生的事。但你們很多人想,"那樣的事不會在這裡發生!" 你們思考着不愉快的事情,比如認罪、冗長的沒完沒了的禮拜、無聊的禱告等。你們有些人想, "誰想要那些東西呢?那聽起來又艱難又不愉快!" 在接下去的晚禮拜中,我講了 "復興的喜樂"。我曾說過,很少人會提到這點,因你必須經歷過復興才能了解其中的喜樂。許多基督徒從未感受過復興中所帶有的甜蜜感。他們生活了一輩子,卻從來不知道這種甜蜜的滋味。你無法用言語來向他們解釋。這就像嘗試向從未愛過女子的男人解釋戀愛的感受。博西·斯莱奇(Percy Sledge)在他的歌中確切地體現這種感受:"當男人愛上女人時,他無法再顧及其他事。" 那種苦中帶甜的滋味是無法解釋的。復興時苦中帶甜的滋味也是如此。當我對你們說這事時,你們面無表情地盯着我!復興中的甜美在其他地方是找不到的;僅有在復興中能找到。那好像在樹上成熟的杏桃所具有的微妙的香甜味──是你在其他地方找不到的。你在有機食物店裡能嚐到一絲 這樣的甜味,但那永遠比不上在樹上成熟的果實所具有的鮮甜味道。那是你在其它任何地方都找不到的甘甜美味。我無法想像現在會有任何小孩能像我小時候那樣──獨自在姥姥的後院裡──渴望嚐到新鮮的杏桃。我還記得這種滋味,卻再也找不到它了。如今它僅僅是我心中的一個遙遠的記憶。雖被時間沖淡,那留戀卻永遠不會消失。能再嚐一次該有多好。如果嚐不到,那會永遠徘徊在你的心頭。那不過是種模糊的記憶──不再是真實的滋味,比不上以往。再不像1969夏天那樣;再不像1972年在三藩市那樣;再不像1992年在 維珍尼亞海灘(Virginia Beach)那樣。留下的不過是位老人心中揮之不去的思念。老人希望再嚐一次那鮮甜的味道。但如今那只能是場夢。正如海明威筆下的老人,夢見很久以前非洲海灘上的獅子一般。那情景幾乎每晚都會來入夢 ── 那總使他無法忘懷的夢境。

而那正是以賽亞說出這句話時所懷的感受,

"〔噢–KJV〕願祢裂天而降"(以賽亞書 64:1)。

你能從那節經文中品嚐到甜蜜嗎?你能感到一點以賽亞所有的情懷嗎?我能使你產生一點這樣的感受嗎?但願如此。你可能在他禱告開始的「噢」字中感覺到一點。"〔噢〕願祢裂天而降"。

鍾馬田醫生(Dr. Lloyd-Jones)知道其中的意思── 因他曾經歷過復興。那位老人說,"真正的禱告總能通過這「噢」字來表現出來 ──「噢,願祢裂天而降。」再沒有其它的字比這個「噢」字更能表達人的渴望。那顯出了他內心深處的渴望,這是一個人在無可奈何狀況下等候神、尋求神、並渴望神所發出的呼喚…他抓住神不放…此乃一個非同尋常的詞,然而卻那麼真實。那是〔為復興〕真心的禱告──並非為我們的需求所做的平凡禱告,更不是一句〔隨便的〕心不在焉的禱告, 而是某種少有的、獨特的、迫切的、懇求聖靈在復興中降臨訪問的禱告"(Martyn Lloyd-Jones, M.D., Revival, Crossway Books, 1994, 第305頁)。

"〔–KJV〕願祢裂天而降;願山在祢面前〔流淌〕震動"  (以賽亞書 64:1)。

這個 "噢" 字顯現出以賽亞渴望神的降臨。他的渴望就像一位男人失去女人時的渴望。他的渴望就像我對伊麗婭娜(Ileana)的渴望;當她拒絕了我的第一次求婚時,我以為我永遠失去了她。",願祢…降臨。" 他對此的渴望,就像我在十二歲的時候與母親分離、不能跟她住在一起時對母親的渴望。",願祢…降臨。" 他對神的渴望就像我母親去世時我對她的渴望。那令我茶飯不思。早上起來我渴望見到她。經過她的房間時我渴望見到她。我渴望她直到深夜。一周接一周、月復一月、年復一年── 我渴望再次見到母親的音容;那渴望令我有時不覺落淚, 在高速公路上開車時也須把車停在路邊。先知正是如此渴望神的 "降臨"。如你我能像這樣,渴望神的降臨,好像我渴望母親那樣 ── 那很可能是個徵兆、是個跡象 ── 預示在現今這個邪惡的世代中,我們或許能見到復興臨到我們教會。

你能盼望從未見過的東西嗎?你能渴望從未喝過的飲料嗎?你能因從未嚐過的食物去冥思苦想嗎?我父親在我兩歲時就離家出走。我不記得自己曾像其他孩子那樣有個家。我從未有過家,但我渴望得到一個家。我從未體驗過自己的家,但我仍然渴望有個家。我嚮往一個我從未有過的家。那便是你渴望、期盼、並夢想得到復興時的情形。很久以前,我在華人教會裡參加的第一次夏令營中,我們反復唱過一段副歌。在那之後──近六十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聽人唱過那首歌。但在我寫這篇道文時,這首歌再次浮現在我的腦海裡。

我心中饑渴地愛慕着耶穌,我心中饑渴地愛慕着祂;
但求接近祂,常與祂同在,我心中饑渴地愛慕耶穌。
("Longing For Jesus" 詞﹕Richard D. Baker)。

當我們開始帶有那種感受時,我們的禱告便會升華。它們將不僅是言詞而已。它們會充滿以賽亞所感到的那種渴望。

",願祢…降臨。"
 ",願祢…降臨!"
  ",願祢…降臨!"

那才是真正的禱告!那是我們渴望、期盼、懇求神降臨、並與我們同在的徵兆!這不是向神大聲喊叫的禱告。此乃深思熟慮、充滿淚水求祂降臨的禱告。你說,"我無法那樣禱告!" 當然,你現在無法那樣作祈禱!誰說你可以?但是,當神開始在我們教會工作時,祂會賜你你這樣禱告的能力。當神使你有能力這樣作禱告時,這便是一個徵兆,表明祂已經開始帶我們進入復興了。聖經說:"當祢掌權的日子…你的民要…甘心犧牲自己"(詩 110:3)。是神把淚水澆灌到我們的心靈、充滿我們的眼眶。當我們渴望和嚮往祂降臨的時候,便是神融化我們的心靈、改變我們的祈禱、領我們走向復興的跡象。事實上,當神使我們誠心地、熱淚盈眶地祈求祂的降臨、求祂使我們復甦過來的時候,我們已經處在復興中了!只要我們的禱告依然如故,我們便能確定,神還沒有在引領我們。我們的禱告將仍舊是冰冷、刻板的。我們的禱告仍將是一成不變,直到神使我們的心靈熔化,令我們的雙眼充滿淚水,哀求祂降臨我們中間──直到神使我們看到,沒有祂的同在我們是多麼的無望。當我們意識到自己絕望的處境時,我們才會向神呼求,求祂降臨,來改變我們的教會。

我九歲那年,在一家大百貨公司裡迷了路。我在過道上跑上跑下,四處尋找母親。我當時很害怕,渾身冒汗。我迷路了!我又哭又求,祈求神幫我找到她。我們祈求神在復興中與我們同在,也必須這樣祈求。那是我們靈魂深處的感受,因為神將此感受植入了我們心中。我們哀痛不已──好像一個人的妻子去世之後,只剩他一個人在冰冷寂寞的屋子裡那樣。我們之所以感到我們的教會冷淡孤獨,是因為沒有神的同在。我們極其渴望神的同在!我們必須有祂同在

"〔–KJV〕願祢裂天而降。"

如果你能那樣禱告,且心裡和眼中都帶着淚水,那便是神在引導我們的徵兆。這很有可能是復興的序曲。我希望看到人們嚮往神、渴望祂的同在、渴望祂降臨到我們中間!這時常是神施恩的前兆。當神使我們能夠充滿熱淚地祈求祂的同在時,這便有可能預示着神即將以全新的、充滿生機的方式裂天而降。

我的家族曾來自加拿大,到美國的內布拉斯加州 和阿肯色州當農夫。在我的夢中,我仍可聽到他們談論以往的年代。通過她的父親和祖父奥尼尔(O'Neill)我母親能清楚地講述19世紀中葉的事情。我覺得我似乎能回憶起林肯總統和內戰時期的事。不像我們如今,那時他們沒有醫院,沒有青霉素,也沒有藥房和藥物。他們只有從油燈裡倒出一些煤油,然後加點糖和威士忌酒。那便是他們唯一的藥物。我祖母充當了自己的醫師。當醫生來到時,他已喝醉了酒。結果,她把醫生抬上床,為自己接生了嬰兒,然後用剪刀剪斷臍帶。那時超過三分之一的婦女死於難產;一半以上的嬰兒在一歲前便夭折。當時生活很苦,死也很痛苦。當人死後,其他人會把他放進一個松木棺材裡,然後把屍體在房間內停放一天一夜,然後才埋在後院的樹底下。死亡是如此的常見,以至他們時常思考有關天堂的事。

如今我們如此的衛生,如此聰明,以至我們不再時常思考死亡。天堂的概念如今對我們來講似乎很怪誕。但在過去,那卻實是極為真實的──因為在大平原(Great Plains)和美國西南沙漠的那些日子裡──生死之間不過一步之遙。而且我的家族時常思考天國;他們歌唱天國、談論天國,並且他們宣講天國。天國總是在他們的心中。他們的歌聲今晚溫馨地進入了我的心田。

當我們回到天家,
 那日期真歡喜極大福氣,
當我們見耶穌,
 我們常常歌頌讚美。
("When We All Get to Heaven" 詞﹕Eliza E. Hewitt)。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在那邊點名的時候 – 我必到!
 ("When the Roll is Called up Yonder" 詞: James M. Black)。

到那日,樂無比,
 同眾聖得聚會在美地。
到那日,樂無比,
 同眾聖得聚會在美地。
("In the Sweet By and By" 詞: Sanford F. Bennett)。

那光明之城,潔白如珍珠,
 有我的衣衫、冠冕和住處,
我如今警醒、等待、並盼望,
 進入約翰所見潔白聖城。
("The Pearly White City" 詞: Arthur F. Ingler, 1902)。

許配地,我為你渴望,
 我某日,將立足其上。
那裡是我永恆家園,
 許配地,甜蜜的故鄉。
("Sweet Beulah Land" 詞﹕Squire Parsons)。

他們錯了嗎?沒有,那些老前輩是對的。錯的是我們。我們變得冷漠、剛硬、物質化。我們從來不去思念「許配之地」(Beulah land)。我們從來沒有談論過 珍珠潔白的聖城、或到那日 樂無比。但這並不是因我們變得更加聰明,而是因為我們錯了,並且比他們還錯得離譜。他們如亞伯拉罕,在 "等候那座有根基的城, 就是神所經營所建造的"(來 11:10)。願神賜福亞伯拉罕!神賜福給那些堅定不移的老前輩。他們使美國變成世上的強國。他們相信天國。天國對他們來講很真實。他們見到、亞伯拉罕也見到──靠信念的靈眼見到那國。他們渴望天國。他們嚮往天國。他們天天為此思念。即便他們從未用肉眼見到,他們仍然渴望天國、渴望與耶穌同處。

那正是神如今能使我們所懷有的渴望。要知道,復興是神的降臨、天國從另一維空間爆發出來,臨到我們生活的世界中。正如約翰·彼得遜(John Peterson)所寫的那樣,"天上榮耀充滿我的心靈。"

就是復興!那是神從另一維空間開啟了天窗 ── 進入我們的世界、進入我們的教會、進入我們的生命、也進入我們心靈!神把永生榮耀的甘甜賜給我們!神把人間天堂的甜頭賜給我們!神賜給我們新的生命、新的力量和新的希望!你不想要嗎?你不渴望嗎?你不嚮往祂的同在、祂的愛、並讓祂的喜樂充滿我們的教會與心靈嗎?如果你渴望,竭盡所能地去禱告!每天為此作禱告!為此不斷地禱告!一直禱告到神降臨為止。然後再為此感謝神。那會永遠地改變你的一生。而你將終生難忘!把一切遮蓋神顏面的罪惡都捨棄一旁。你們要彼此認罪,互相代求,使你們可以得醫治。每天為復興而活。無時無刻都想着復興。渴望復興。嚮往復興。向神懇求復興。為復興祈求、尋找、叩門。"你們雖然不好,尚且知道拿好東西給兒女;何況天父,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路 11:13)。並且每天早上、中午、晚上都做以賽亞的禱告,直到答案臨到我們的教會和我們的生命中!

"〔噢–KJV〕願祢裂天而降;願山在祢面前〔流淌〕震動"  (以賽亞書 64:1)。

請起立來唱聖詩第七首,"充滿我理想"(Fill All My Vision)。

充滿我理想,我求救主,願我心目中僅見耶穌;
 祢雖引我過幽暗山谷,永在榮光 卻環繞佑護。
充滿我理想,救主神聖,直到您的榮耀充滿我靈。
 充滿我理想,令人看清 祢聖潔的身影折射我身。

充滿我理想,令我渴望 獲得祢榮光;激勵我心
 得祢的善美,願主愛憐 與上天之光守護一生。
充滿我理想,救主神聖,直到您的榮耀充滿我靈。
 充滿我理想,令人看清祢聖潔的身影折射我身。

充滿我理想,罪孽陰影 莫讓它掩蓋心中光明。
 願我僅見祢萬福顏面,全心信賴你無限的恩典。
充滿我理想,救主神聖,直到您的榮耀充滿我靈。
 充滿我理想,令人看清 祢聖潔的身影折射我身。
("Fill All My Vision" 詞: Avis Burgeson Christiansen, 1895-1985)。

請坐。宋天禮、亞倫·楊希、和約翰·凱根,請照此順序帶領我們禱告。

現在,我必須對那些仍未得救的朋友說幾句話。耶穌死在十字架上,為了償還你的罪孽。耶穌在十字架上灑下了祂的寶血,為的是洗淨你所有的罪惡。祂的肉體從死中復活,為了賜給你永生。祂現在就在三層天外的另一維空間內,坐在父神的右手邊。如果你信靠耶穌,你將從罪惡和審判中得到拯救。當你懺悔並信靠耶穌之後,你的罪惡會被祂的神聖的寶血洗得一乾二淨。

如果你想得到諮詢,討論有關信耶穌的事,你需和凱根博士約時間,他會安排時間輔導你。或者你可以在一周內打電話到他的家庭辦公室安排時間;你也可以今晚就和他約好得到諮詢的時間。阿們。


如果這篇道文為你賜了福,望你發電郵告知海博士。當你寫信時,請告知你發電郵的國家,不然他不能給你回信。 如這些道文對你有所賜福,在發電郵告知海博士時,敬請道明你發信時所在的國家。他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可點擊) 你給海博士發電郵時可用任何語言,但盡可能用英文發信。通過郵局發信者,函件請寄到〔美〕 P.O. Box 15308, Los Angeles, CA 90015。你也可用英文與他通電話,號碼是(818)352-0452。

(證道 / 宣道結束)
我們的網址–www.sermonsfortheworld.com–您每週可上網
閱讀海博士的宣道文稿。請點擊〔简体 / 繁體宣道文〕

本站所載之宣道文稿不帶版權,無需得到海博士的允許
便可使用。但海博士的全部信息視頻、以及我們教會的
的其他宣道視頻,均為版權所有,未經許可不得使用。

宣道前普魯德鴻(Abel Prudhomme)先生領讀的經文﹕以賽亞書 64:1-4。
宣道前葛利費斯(Benjamin Kincaid Griffith)先生的獨唱﹕
"O Breath of Life"(詞﹕Bessie P. Head, 185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