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存在主義的孤獨 —— 與地方教會 EXISTENTIAL LONELINESS – AND THE LOCAL CHURCH 海羅伯博士 (Dr. R. L. Hymers, Jr.) 著 主日,二○一○年十月三日早 A sermon preached at the Baptist Tabernacle of Los Angeles "日、月、星辰要顯出異兆,地上的邦國也有困苦;因海中波浪的響聲,就慌慌不定。天勢都要震動,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就都嚇得魂不附體" (路加福音 21:25-26)。 |
耶穌說世人在末世的心理狀態有兩種特征。這其中之一是,"邦國也有困苦…慌慌不定" (路加福音 21:25)。"慌慌不定"一詞來自希臘原文裡的詞根 "aporeō"。斯特朗博士(Dr. Strong) 說,這個詞的意思是 "毫無出路…(精神上的) 茫然不知所措" (Strong's Exhaustive Concordance, number 639)。基督說生活在末世結束之前的這一代人,會遭受嚴重的心理壓力,以致他們感到困惑、精神上茫然不知所措,對自身毫無希望的處境感到無出路可尋。另一件則是,基督預言了 "人想起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就都嚇得魂不附體" (路加福音 21:26)。基督說末世的那一代人,當見了 "那將要臨到世界的事,[將會]嚇得魂不附體" (路加福音 21:26)。法國知名的哲學家薩特 (Jean-Paul Sartre, 1905-1980),寫了一篇名為 "走投無路" 的劇本,在其中他充分地描述了現代人所懼怕的那種 "走上絕路" 感覺。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 令存在主義普及化。存在主義是一種虛無主義的哲學觀念,認為人生沒有任何意義或目的。存在主義是一種悲觀絕望的哲學觀,認為人人都是孤單地生存在這毫無目的宇宙之中 —— 沒有神、沒有希望,並充滿憂慮。
查佩爾博士 (Dr. Paul Chappell) 在他寫的《洞察時代》(Understanding the Times) 一書中說道:"你是否感到煩惱?可覺得擔憂?晚間新聞有沒有令你不安?你是否在為政府的國策…為經濟蕭條、為將來就業、或為自己 [的未來] 而擔憂?…人為的解決方案只能帶來疑慮、沮喪或擔憂" (Paul Chappell, D.D., Understanding the Times, Striving Together Publications, 2010, 第xix頁)。
雖然我強烈反對葛培理(Billy Graham) 在 "決志主義" 或其它方面上的看法,但在他所著的《漫天烽火待黎明》(World Aflame, Doubleday and Co., 1965) 一書中,他對路加福音21:25作出的講解卻是完全正確的。葛培理說:"有史以來,人類從未處在一個如此煩躁不安、如此容易受傷害、如此容易被觸犯的時期之中。心理醫師過度繁忙, 以致在他們試圖調整我們紊亂神經系統的忙亂中, 自己反倒精神錯亂了。在這摩登時代的生活壓力下,家庭支離破碎…一些家庭甚至被自家成員所背叛。在這場心理崩潰的風波中, 我們的處境無疑是危險的" (同上, 第217頁)。
你有沒有讀到上星期三 (2010/09/29) 在一位所德州大學裡發生的事? 徒利 (Colton Joshua Tooley) 是一位十九歲的大學二年級學生,主修數學。他的家庭背景良好,在他人心目中,他是"聰明" 並 "受尊敬"的。但是他戴上滑雪的面罩,"星期二在德州大學校園內手持衝鋒槍,開槍後逃到圖書館內自殺了" (聯合時報, Wed., Sept. 29, 2010)。所幸在這事件中無他人受害。請你們為他的家屬禱告。徒利本人的所作所為告訴了我們什麼呢?你知不知在18至25歲之間的年輕人中,自殺居他們一切死因的第二位?儘管像徒利這種的極端人物不多,但大多數與我交談的年輕人,都仍有一種 "走投無路" 的感受。他們精神上"不知所措",對自身絕望的處境感到 "無所適從"。這種主掌許多年輕人的感受正是孤獨感。我看徒利就如其他年青人一樣,是一個十分孤獨的人。他在校園中被數千學生圍繞着,卻找不到一個信得過的朋友,我猜他必定感到極其苦悶寂寞。
據著名心理醫師尊寧博士(Dr. Leonard Zunin) 來看,人類所面臨的最大問題便是孤獨感。心理醫師弗洛姆 (Erich Fromm) 說:"人內心深處最渴望得到的是,征服自身的孤立感,逃棄自身用孤寂所築成的囚牢",從而解脫孤獨感!對年輕人來說,沒有比像洛杉磯這樣的大城市、或大學校園更令他們感到寂寞的地方了。例如帕薩迪納社區大學(PCC),加州州立大學洛杉磯分校(Cal State, LA.),或德州大學 (UT) —— 就是前幾天徒利自殺的的地方。雖然徒利被數千學生圍繞,但他仍然覺得他寂寞得無法忍受。你呢?你可曾感到無人關心你、理解你,無人在乎你?
大多年輕人所面臨的那種絕望的、存在主義的孤獨感有許多根源 —— 有可能是因你家庭的破碎;這在華裔、其他亞裔、甚至在西裔年輕人中尤其普遍。你的父母若不是分開了,就是長期加班,你見他們的機會不多。在你最需要他們的時刻,他們不在你身邊。你試圖以"twitter-推特"、"Facebook-面簿"、沒完沒了的電子郵件、或用上百次的手機對話來與他人溝通。可這一切都是如此浮淺。你在與機器打交道,並非與人面對面的交往。難怪通訊科技的進步不能幫助你逃脫孤獨感 —— 那種被我華人牧師林博士稱為 "年青人的孤獨"。
多數教會的情形怎樣?我相信科爾頓•約書亞•徒利去過教會。他父母給他取的中間名字是 "Joshua", 一位聖經內著名人物。他去參加哪間教會無關緊要,問題是那裡沒有治愈他的孤獨感。那是一家浸信教會嗎?或是一些福音派的教會?許多福音派教會已取消了主日晚的禮拜。在他們看來這是一種 "創新" —— 但是他們未曾考慮到像科爾頓•約書亞•徒利那樣的未婚年輕人,在星期天晚上也需要和關心他的人在一起 —— 星期六也不例外!我的華人牧師林博士常說:"當把教會當作你的第二個家。這會幫助你克服年青人的孤獨"。對這點我完全贊同!這就是為何我們教會每星期四個晚上都有年輕人可參與的活動!
神差遣祂的獨生子 —— 耶穌基督 —— 降世為人,替我們死在十架上,償還了對我們罪孽的處罰,灑下祂的寶血來清洗我們的罪。耶穌肉身從死中復活,為了使我們稱義,又為我們能得新生、獲得永生。但耶穌從未寫過一本書、從未開創過一所學校。耶穌在人間設置開創的惟一機構是地方教會。基督說,
"我要把我的教會建造在這磐石上,陰間的〔門〕權柄不能勝過他〔她〕" (馬太福音 16:18)。
祂設置教會是為了你 —— 為你在這空洞虛榮的世上,能夠迴避那絕望的虛無主義和存在主義 [所帶來] 的孤獨感!
基督在耶路撒冷為我們建立了模範的教會。基督設的這間耶路撒冷教會,是一處多麼歡喜快樂的地方!
"[門徒] 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
(使徒行傳 2:42)。
"他們天天同心合意恆切的在殿裡、且在家中擘餅、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讚美神、得眾民的喜愛。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 2:46-47)。
我們正是希望成為那樣一間教會!我們將在這教會中 "擘餅", 每次星期日早上晚上禮拜之後,都一同歡喜用餐!基督的福音在我們教會中佔有核心的地位;我們每次禮拜中在這裡所說述說的好消息,就是基督的死如何替我們償還了我們的罪孽,並且祂的復活又如何能賜永生給我們!在我們教會中,我們每次早禮拜與晚禮拜之後都 "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如果你不斷來這裡作禮拜的話,除可口食物之外,你也會飽食靈糧!那便是為何我們毫無保留地說 —— "為何孤獨呢?回家回教會!為何迷途呢?回家靠耶穌基督 —— 神的兒子"!請起立同唱我寫的那首小詩歌,「回家來進餐」。曲調采用古典西部鄉間歌曲「乘白鴿的翅膀」(On the Wings of a Dove)。讓我們唱第三段歌詞。
大城市的人,心地冷淡無情;
他們所獻微薄,更無愛心相奉。
但回家來靠主,你便能知曉,
桌上食物豐,愛心廣如天!
回家來教會進餐,朋友相聚情誼深;
我們圍桌入席時,心情多歡暢!
("Come Home to Dinner," 詞: Dr. R. L. Hymers, Jr.;
曲調用: "On the Wings of a Dove")。
但請記住,如果你僅僅偶爾來作客的話,即使我們教會也無法幫助你脫離存在主義的孤獨與絕望。計劃每星期日來這裡;每周都來教會。現在就去花時間為期中考試作準備;切莫等到最後一天,錯過禮拜去讀書。那絕非基督徒的生活方式!天天學習,你便無需為期中考試而錯過禮拜了。
在他全球知名的《哈雷聖經手冊》(Halley's Bible Handbook, Regency, 1965 版, 第819頁) 中,哈雷博士(Dr. Henry H. Halley) 說, "一切基督徒民眾都應每星期日作禮拜"。望你能如此去做,每周回家參加教會的活動!請一起唱「回家來進餐」的第二段!
友誼多甜蜜,朋友在期待;
大家圍桌坐,心中滿喜樂。
主與我們同在,因此聽我言﹕
回家來聚餐,擘餅待主還!
回家來教會進餐,朋友相聚情誼深;
我們圍桌入席時,心情多歡暢!
(證道 / 宣道結束)
您每周可上網閱讀海博士所宣之道:〔中文宣道文稿〕
網址﹕www.realconversion.com。
You may email Dr. Hymers at rlhymersjr@sbcglobal.net, (Click Here) –
or you may write to him at P.O. Box 15308, Los Angeles, CA 90015.
Or phone him at (818)352-0452.
宣道前陳群忠醫生 (Dr. Kreighton L. Chan) 領讀經文﹕路加福音 21:25-28。
宣道前葛利費斯先生 (Mr. Benjamin Kincaid Griffith) 獨唱﹕
"In Times Like These" (詞: Ruth Caye Jones, 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