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基督徒在星期日(主日)、而不在 林道亮博士著 WHY CHRISTIANS WORSHIP ON SUNDAY (THE LORD’S DAY) 主日,二○○九年十月十八日晚 A sermon preached at the Baptist Tabernacle of Los Angeles |
林道亮博士作了海羅伯博士的牧師許多年。他於1961年秋季為海羅伯博士受了洗,並於1972年7月2日作為授職協會的主席將聖職授予了海博士。海博士時常說, "我所學到的一切重要事情,都是從林道亮博士那裡學來的"。林道亮博士經常在海博士的教會內傳道。他最後一次在這裡宣道是在2009年4月。他原計劃在2009年秋季再度來此宣道,怎知僅差幾天而未能如願,便被主接回天家。
林道亮博士是一位出生在中國的浸信教會牧師與聖經學者。他從信念神學院(Faith Theological Seminary) 獲得了B.D.與S.T.M.學位;還從得羅普西大學(Dropsie University, 現以匯入賓州大學, 成為高等猶太研究中心 - Center for Advanced Judaic Studies) 獲得了希伯來文與同源經驗博士學位。林道亮博士在南卡州的Bob Jones大學研究生院任教授。他在那裡講授系統神學理論、聖經神學理論、舊約希伯來語、聖經亞拉姆語、古阿拉伯語、以及古敘利亞語(Peshitta Syriac)。之後,他又在Talbot 神學院、以及伊利諾斯州Deerfield的聖三一福音學院(Trinity Evangelical Seminary) 內任教。林道亮博士於60年代和70年代期間,在羅省華人第一浸信會中 (the First Chinese Baptist Church of Los Angeles) 成為海博士的牧師,並帶領這間當時不大景氣的80人左右的小教會獲得奮興,在幾年內使其成為一所每星期周日出席人數超過兩千人的大型教會。在林道亮博士的帶領下, 洛杉磯的會眾在周圍各地開創了數間傳教分會, 包括在Crenshaw, Sacra¬mento, Calexico, 芳泉谷(Fountain Valley), 核桃市(Walnut), 與蒙特利公園市(Monterey Park) 等處的分會。每處創辦時都有過300人的會員。從1980年起, 他接任戴德生三世成為在臺灣臺北市的中華福音神學院("華神") 的院長。在99歲生日之前三個月,他於2009年10月11日在加州蒙特利公園市去世。
出埃及記 20:11; 申命記 5:15; 詩篇 118:22-24; 約翰福音 20:19; 啟示錄 1:10
許多所謂的 "主義" 與對聖經的誤解,很可能源於人們對神啟示的系統性與循序漸進性缺乏認識。例如,基督复临安息日会以及安息日浸信会,他們都誤解了神對安息日啟示的循序漸進性。對安息日的持守甚至在舊約內已經開始變更,從起初對創世的紀念 (參: 出埃及記20:11) 變為對走出埃及的紀念(申命記5:15)。詩篇118:22 - 24內所指出的耶穌基督的復活,完全可以被看成是某種預言性的經節,預示著安息日將被移到主耶穌復活的那一日 — 在這天,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
神的啟示並非僅限于文字。在大自然的啟示中, 神利用 "諸天述說神的榮耀, 穹蒼傳揚祂的手段" (詩篇 19:1)。在祂超然的啟示中,神通過亞伯拉罕的一生顯明了信念的重要性;又通過保羅顯明對外邦人救恩的重要性。換句話來說,神的啟示出於文字,也在於大自然與神的行為。改變安息日的明確戒律並沒有記載在新約內,但通過對新約循序漸進地考察,這一更改是顯而易見的。這從基督宣明自己是安息日的主(馬太福音12:8) 開始, 為了人的益處, 祂有權利去隨意解釋安息日。在新約內,此乃對主日啟示的胚胎雛形,等候未來的進一步發展。主日的重要性並非在於那是否一周的第一或最後一日;其重要性在於那是舊約內所預言到的 "那一天", 因為主耶穌在一周的第一天復活,並向祂的門徒顯現(約翰福音 20:1, 19), 並在下一個星期的第一天內又一次向門徒顯現(約翰福音 20:26)。毫無疑問,一周的第一天便因此被定為 "那一天"。在全部歷史上,還有哪樣事件能比主的復活更重要呢?祂以反復的顯現證實了復活的重要性。如此,這歷史上最為重要事件發生的那天, 當然應有其重要的地位了!
再者,保羅與其隨從在特羅亞呆了七天,其中度過了一個安息日。然而經文內卻沒有一絲他們守安息日的記載。相反,當一周的第一天來臨時,信徒們相聚在一處擘餅,保羅也向他們傳道 [使徒行傳20:6-7]。他們為什麼要等到一周的第一天才作禮拜呢?很明顯,到了那時候 [一周的第一日]已成為基督徒們每周交往相聚的固定時日。在此,不僅主日是重要的一天,基督還進一步向他們揭示出,基督徒們在作禮拜時,應包括聚會、擘餅、以及宣道。在那之前幾年,主已經向門徒們講明了禮拜中應作的另一樣有關奉獻的事情,也就是信徒應在那同一天 [一周的第一天、星期天] 收取什一奉獻(林前 16:1, 2)。因此,在每周[第一天]作禮拜的正規性與其重要性,都已經循序漸進的向門徒展現出來了。僅有那天的名稱還沒正式點明,直到聖經最後一本書才明講出來。
當約翰在拔摩島上、在七日的第一天等候主的啟示時, 主忽然間向他顯現。在聖靈的引導下,約翰將這天稱為主日,意思是這天屬于主(啟示錄 1:10)。基督為世人作出了如此多的事情,難道祂不配擁有七日內的一天嗎?祂本來就應 "在凡事上居首位" (歌羅西書 1:18)!
注, 在早期教會歷史中,在其著作中提到了主日概念的基督教作者包括﹕
• 巴拿巴書信15:9 (公元 100年)
• 伊格那修(Ignatius)至麥葛尼琛(Magnesians) 書9:1 (公元107年)
• 游斯丁(Justin) 護道論 第LXVII章 (公元 145年)
林道亮博士對主日代替安息日的論述就此結束。在此全文取自「聖經研讀傳道國際會」(Biblical Studies Ministries International, Inc., 820 Bennett Court, Carmel, IN 46032) 的網站 www.bsmi.org/lin.htm。
下面我想把林博士所提及的經文重溫一下,解明聖經內由安息日演變為主日的循序漸進的啟示。
1. 首先,出埃及記20:11。
"因為六日之內耶和華造天、地、海、和其中的萬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定為聖日。
(出埃及記 20:11)。
在摩西契約下的十戒中所列舉的安息日,是為了回顧神在六天內造成天地萬物的神蹟。因神在六天內造成了天地, "所以耶和華賜福與安息日, 定為聖日"。萊利博士(Dr. Ryrie) 說, 安息日紀念的是 "神創世後的安息" (Charles C. Ryrie, Ph.D., The Ryrie Study Bible, Moody Press, 1978; 對「出20:11」的注解)。
2. 第二,申命記5:15。
"你也要記念你在埃及地作過奴僕。耶和華你的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來的膀臂,將你從那裡領出來。因此, 耶和華你的神吩咐你守安息日" (申命記5:15)。
按照林博士的看法,從這節經文內,我們可以看到,對安息日目的啟示已經有所演變。請注意 "因此" 二字。在此,安息日不僅紀念神的創世之工,而且還為了紀念希伯來民族如何脫離了他們在埃及所受的奴役。由此可見神對安息日的循序漸進的啟示。
3. 第三,詩篇118:22-24。
"匠人所棄的石頭已成了房角的頭塊石頭。這是耶和華所作的,在我們眼中看為希奇。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 (詩篇 118:22-24)。
第22-23節所指的是基督從死中的復活,正如彼得在使徒行傳4:10-11中面對猶太議會時所引用的一樣。所以第24節預言性地指向基督復活的那天。
"這是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我們在其中要高興歡喜"
(詩118:24)。
馬太•亨利 (Matthew Henry) 說, "我們對這經文應如此來理解,就是基督徒們設立為聖的安息日 [星期日], 是為了紀念基督的復活" (Matthew Henry's Commentary on the Whole Bible, Hendrickson Publishers, 1996 reprint, vol. 3; 對詩篇118:24的注解)。約翰•鳩爾博士也同樣說, 這段經文指的是"主日, 但持守主日所紀念的正是祂的復活" (John Gill, D.D., An Exposition of the Old Testament, The Baptist Standard Bearer, 1989 reprint, vol. IV, p. 207; 對詩篇118:24的注解)。
如此,詩篇118:24預言性地指向主日,就是基督將從死中復活的那日。因此,詩篇118內有關彌賽亞的這段重要經文,預言性地指向了 "耶和華所定的日子", 預示基督復活的那天、也就是七天的第一日,那將來新約內的 "主日"。
在神對未來的預視中, 此乃聖經有關從安息日過度到"主日" 星期日循序漸進啟示中的第三步。
4. 第四,約翰福音 20:19。
"那日 (就是七日的第一日) 晚上, 門徒所在的地方, 因怕猶太人, 門都關了。耶穌來站在當中對他們說,「願你們平安」" (約翰福音 20:19)。
耶穌在一周的第一天復活了 (馬太福音28:1)。那在羅馬日歷上是七日的頭一天,如今我們的日歷也跟隨羅馬日歷的傳統把星期天列為七天的第一天。
同一天晚上, ("那日晚上," 約翰福音 20:19), 耶穌在復活後第一次向門徒顯現。那天是星期天, "七日的頭一日" (馬太福音 28:1)。如林博士所說的, "那天正是舊約內所預言的、耶和華為 '主日' 所定下的日子"。
又一次,按照約翰福音20:26的記載, 一個星期後的 "第一日" (星期日), 耶穌又一次向祂的門徒顯現。所以,耶穌復活後與自己門徒的頭兩次聚會都發生在星期日, "七日的頭一日"。林博士說, "在全部歷史上,還有何樣事件能比主的復活更重要呢?…如此,歷史上最為重要事件發生的那天, 當然有其重要的地位"!實際上,基督在星期日復活的那天對基督徒來說,是最重要的一天,因為哥林多前書15:17說,
"基督若沒有復活,你們的信便是徒然,你們仍在罪裡"
(哥林多前書15:17)。
5. 第五,使徒行傳 20:7。
"七日的第一日,我們聚會擘餅的時候, 保羅因為要次日起行, 就與他們講論,直講到半夜" (使徒行傳 20:7)。
保羅在特羅亞待了七天, 其中有一天是安息日。然而,林博士指出, "聖經內沒有一絲跡象,顯明門徒持守了安息日。相反,當七日頭一日(星期日) 到來時,門徒聚在一處擘餅,並聽保羅宣道。他們為什麼要等到七日的頭一日相聚呢?因為那是耶穌復活的一天!很明顯, [一周的頭一日] 已正式成為基督徒相聚作禮拜的一天。在此,除了這天的重要性之外, [神的道] 還顯明, 禮拜…應包括聚會、擘餅、以及宣道"。聖經還表明,奉獻捐款應在 "七日的頭一日" (哥林多前書16:2) 來收集。林博士說, "如此, [在頭一日] 作禮拜的權威性、重要性、以及禮拜的內容,都是循序漸進地揭示出來的;僅有[那頭一日的名稱] 一直到聖經的最後一卷書內才被點明"。
6. 第六,啟示錄 1:10。
"當主日我被聖靈感動,聽見在我後面有大聲音如吹號"
(啟示錄 1:10)。
麥基博士說, "主日所指的是我們如今的星期日" (J. Vernon McGee, Th.D., Thru the Bible, Thomas Nelson Publishers, 1983, volume V, p. 893; 對啟示錄1:10的注解)。《應用新約全書講義》如此說, "[到] 約翰寫啟示錄這卷書的時候,基督徒們已經開始在…星期日聚會…並稱其為 '主日', 原因是耶穌在星期日從死中復活了" (The Applied New Testament Commen¬tary, Kingsway Publications, 1997, p. 1014; 對啟示錄1:10的注解)。如林博士指出的那樣, "主日" 是基督徒在七日的頭一日作禮拜的一天。"主日" 一詞幾乎出現在一切早期基督教著作之中,例如在巴拿巴書15:9(著於公元100年) 內、在伊格那修至麥葛尼琛書9:1(公元107年) 內、以及游斯丁(Justin) 護道論第LXVII章 (公元 145年) 內。
林博士極為強調要把主日守為聖日。他教導我們
…把主日的全天奉獻給主。從早上起,把神作為造物主來敬仰,到晚禮拜中把神作為上天的父來崇拜…在主日把神放在第一位 (The Testimony of a Shepherd: A Tribute to Dr. Timothy Lin, First Chinese Baptist Church, 1994)。
在林博士的帶領下,
崇拜者通過外表的行為,來表明自己內心對神的敬畏,以自己主日的整潔衣著,心懷聖潔讚美的心態來參加禮拜 (The Testimony of a Shepherd, ibid., p. 4)。
正如林道亮博士所教導的那樣,但願那也能夠成為我們教會的心態。望我們星期天早、晚都能來到教會,以齊整的衣著來到神的面前。讓我們能在每次禮拜宣道前,都以祈禱來邀請聖靈的來臨。
更重要的是,讓我們堅持宣揚基督釘十架與祂的復活!祂死在十架上來償還你的罪孽。祂從死中復活來賜給你生命。來信靠耶穌吧,並在祂的寶血中洗淨你的罪孽!阿們。
(證道 / 宣道結束)
您每週可上網讀海博士所講的道。網址: www.realconversion.com
然後點擊 <中文證道 / 宣道文稿> 鍵。
宣道前陳群忠醫生 (Dr. K. L. Chan) 作開場祈求禱告。
宣道前葛利費斯先生 (Mr. Benjamin Kincaid Griffith) 獨唱:
("Alive Again," 詞: Paul Rader, 1878-1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