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站的目的是為世界各地的牧師與傳教士提供免費宣道文稿與視頻,尤其為身處第三世界的同工,因那裡極為缺乏神學院或聖經學校。
這些宣道文稿和影視如今通過我們的網站 WWW.SERMONSFORTHEWORLD.COM 每年已傳至221個國家地區的150萬台個人電腦上。YouTube視頻的觀眾也不下幾百人,但他們會很快離開YouTube,因每篇宣道都會引導觀眾回到我們的網站上。YouTube會帶觀眾轉到我們網站上。這些以46種語言刊載的道文每個月能傳至12萬台電腦上。這些稿件不帶版權,因此,福音宣道士使用時無需我們的許可。請您點擊這裡, 讀一下你如何能每個月為我們提供資助, 把這偉大的福音傳遍全世界。
每當你發電郵給海博士時,切莫忘記把你發信的國家告訴他,不然他無法回信給你。海博士的電郵地址是 rlhymersjr@sbcglobal.net。
基督教的爆炸性發展 何博士著 THE EXPLOSION OF CHRISTIANITY!
|
主日,二○○五年九月二十五日早
A sermon preached on Lord’s Day Morning, September 25, 2005
“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徒 2:47)。 |
第一世紀中基督教的爆炸性發展,是人類歷史上最令人驚奇的一頁書。我選擇「爆炸性」這詞是很小心的。基督教猶如槍彈出膛一樣,射向異教徒的世界,所帶的能力是如此強大,以至在幾十年內,它已經傳遍了羅馬帝國最遙遠的角落。它傳到了非洲,甚至達到了印度與中國。
但是這驚人的發展,卻一絲一毫沒有靠我們如今所倚靠的傳教方式與工具。此乃神的能力,絕非人的工作,正如我們的經文所談的那樣…
“主 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2:47)
從這句經文中,我們可以看到,傳播福音的成果最終是「主」所掌握的。無論人使用怎樣的手段與計巧,我們是無能為力完成這事業的。在今天的信息中,我想指出 (1) 早期基督徒傳福音時沒有什麼;然後 (2) 他們所具有的是什麼。
I. 早期基督徒傳福音時所不具有的。
1. 他們沒有聖經。記住,印刷機當時仍未發明。印刷術是許多世紀後才誕生的。一切聖經都是手抄本,寫在成卷的皮子上。這些書卷價錢昂貴,通常保存在聖廟裏。基督徒家里,或聚會的地方沒有聖經。再說,早期基督教急速發展時,大部分「聖經新約」仍沒有寫成。我知道有人會指出,埃塞俄比亞的太監隨身帶著一卷「以賽亞書」(使徒行傳 8:28)。但你應記住,這位太監是稀有的例外。他很富有,“是個有大權的”(使徒行傳8:27)人。除他以外,極少會再有人擁有任何舊約的經卷;而新約仍未成書。
我為什麼要指出,基督教在聖經未曾大量發行時,反而會爆炸性地擴展?主要是為了指出當代的假設是錯的。如今,人們認為只要人手一本聖經,只要他們逐字逐句地學會了經文,他們便會“在基督中成長,”福音的傳播便大功告成了。但是如此的假設與看法是完全錯的。
我並不是在提倡要大家拋棄聖經。在中國大陸,聖經是稀少的,但上百萬的人卻正在逐日進入教會。相對之下,在西方世界中,真正的基督徒人數卻增加極少。美國的教會數目實際上正在逐日減少。聖經的數量呢?幾乎在每一個旅店房間裏,都有一本基甸協會免費置放的聖經!
有人說,我們需要現代語言的譯本,這就會對我們有幫助。但是,早期基督徒們沒有任何譯本!沒有聖經,句號!
所以,我只不過是說,這基督教的迅速發展,是在沒有印刷聖經的情形下發生的。這驚人的事實是非常值得我們思考的。
“主 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2:47)
這是在沒有印刷聖經的情形下辦成的。新約還沒有面世。更沒有逐字逐句的研經班,因為那時,經卷裏根本沒有段落與經句的標誌,連聖廟裏收藏的皮卷裏也是如此!
2. 這些早期基督徒不僅沒有聖經,他們也沒有作“壇前召應”(Alter Call)。 怎可能傳福音而不作壇前召應 -- 邀人“信主決志”呢?這又是值得我們思考至少幾個鐘頭的事情。當你們思考此事時,請記住浸信教會從來沒用過壇前召應,直到1830年代有一個叫刻奈普 (Jacob Knapp) 的人首次使用這方式。沒有一次壇前召應,浸信教會又是如何成長的呢?几十萬浸信教會的人又是從何而來的呢?問得好 -- 值得用心思考。浸信教會成百萬地增長,與早期教會一樣,沒有使用過一次壇前召應。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2:47)
有人會說,“我知道你的傾向了。你是一位「五點加文主義」者。”錯了。你的結論可能太簡單了一點 -- 因為我不是所謂「五點加文主義」者。我並不接受加文主義的核心論點。如此,你又回來面對我的問題了 -- 一次不用壇前召應,刻奈普之前的浸信教會,是如何使如此多的人得到轉變的呢?我只不過是說,問題仍然在你面前,至少值得你花幾個時辰來思考。
3. 還有,早期基督徒從未跟任何人作過“罪人禱告。”新約裏也沒有一個事例,沒有任何一個人,跟隨任何一位使徒去作“罪人的禱告。”新約裏根本沒有類似的禱告,因為早期基督徒沒有與任何人作過這樣的禱告。此乃事實 -- 值得思考的事實。
4. 我可以繼續列舉下去,但這裏我再列舉一樣。早期基督教能爆炸性地成長,也無需采用任何現代“崇拜儀式”中的花招。沒有投影機;沒有電腦PowerPoint的演示;沒有低音鼓;更沒有崇拜唱詩指揮。什麼都沒有。如此,早期教會沒有聖經,沒有“壇前召應,”沒有“罪人禱告,”也沒有現代“崇拜儀式”中的各樣花招。可是﹕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 2:47)
II. 早期基督徒傳福音時所具有的。
1. 他們有禱告-- 大量的禱告。注意,這絕非現代所謂的“崇拜儀式,”而是“同心合意的恆切禱告”(徒 1:14);那是“祈禱” (徒 2:42)。是在“禱告完畢”之後,福音的傳播才大有成效(徒 4:31)。“教會卻為他切切的禱告神”(徒 12:5)。他們的不像我們禮拜三晚上僅僅一個時辰的查經班,加上一倆個禱告來點綴一下。錯了,禮拜三晚上的研經班,加上一倆個枯燥的祈禱,在新約內是找不到的。他們舉行的是大量的禱告,甚至有時是無終止的禱告。我相信此乃傳福音成效的關鍵之一。我們在使徒行傳裏看到這種禱告。如今,在中國大陸也可以看到 -- 在那裏,同樣爆炸性的福音傳播正在發生。我們必須在教會集會中展開更多的禱告,不然我們便會成為朽木糞土、死氣沉沉式的教會。他們的生氣來源於倚靠神的恆切禱告﹕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 2:47)
他們作祈禱、集體性的祈禱、集會時的禱告-- 大量的禱告!
2. 之後,他們有團契-- 許多團契! 請看他們如何安排總在一起吃飯。每次聚會後,他們都坐下一起吃一餐飯。這便是新約中你會讀到的一樣突出事情﹕這些教徒們一有機會便在一起吃飯。他們“在家中…存著歡喜誠實的心用飯”(使徒行傳2:46),也就是說“他們歡喜地一起在家中吃飯。”他們一起吃完飯後,便一起慶祝主聖餐。保羅沒有告訴他們這樣作是錯的。一點沒錯!他只不過更改了他們濫用聚餐的事情。他們總把禮拜與聚餐計劃在一起。麥克阿瑟博士(Dr. John MacArthur)雖然在寶血的問題上錯了,卻很正確地指出,“早期基督徒每天在一起吃飯” (The MacArthur Study Bible, note on Acts 2:46)。
在如今傳教事業上,你也可以看到這情形。在第三世界國家裏,在亞洲,在非洲都是如此。他們禮拜結束後,便一起吃餐飯。這裏的美國人總想跑回家,或跑到麥當佬去。難怪這裏的傳教事業如此無力。人們需要聚在一起吃飯 -- 越經常越好。如果我們的禮拜只有一個鐘頭,接著基督徒便急忙趕回家,我們怎能吸引世人進入教會呢?我們有什麼他們需要的呢?如果我們僅有一個鐘頭與他們分享,怎能期待他們離棄世界,加入我們的行列呢?他們其他的時間將會如何度過呢?可見,早期基督徒每天相聚團契。
在我看來一樣事情很奇怪,就是我們美國教會花許多的時間在兒童身上。可是一旦他們從高中畢業後,他們便遠走高飛,去了我們鞭長莫及的地方 --正在他們最需要我們關心的時候 -- 也正是我們需要帶他們的同齡人進來的時候。我認為我們傳道的注意力,應該放在大學與高中年齡的年青人身上,在世俗校園內。可是,大部分教會把這部分人幾乎完全忽略了。難怪我們不能帶他們進來 -- 甚至保不住88%出生在教會裏、現正在大中學校讀書的年青人。
我們必須組織更多的團契。 我們必須在一起花更多的時間,談話,吃飯,交朋友! 不然,地方教會絕對不可能成為一個“反潮流”的地方。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 2:47)
3. 最後,他們還有宣道!他們有大量的宣道!希臘原文的詞是κηρύσσω (kerusso)。放聲宣道!“〔公開地〕宣揚” (「斯特朗」聖經語詞索引#2784)。無需上課〔教書〕了。那是另外一個希臘詞語。我們要的是宣道!你必須大聲疾呼才可以。那正是彼得所作的。他“高聲”向他們宣道(使徒行傳2:14)。他宣道的題目是什麼?讀一下使徒行傳吧。除了一次之外,每次記載中的道文都是講基督被釘十架,以及祂的復活。他們根本不可能宣一次道,而不以基督釘十架、以及祂從死中復活為主題的。相對之下,如今我們有多少次聽人宣道提及十架與復活?難怪我們的傳教事業毫無成果!
我本人每周禮拜的作業,就是宣講福音 -- 基督為償還你的罪死了、基督骨肉之軀的復活 -- 為了賜永生給你。如今的極度需要正是福音的宣揚 --宣講基督耶穌的死、和祂的復活!
“主將得救的人, 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行傳 2:47)
當我們一起作了禱告,一起在團契中交了朋友;當我們又向你們宣講了基督的福音後 -- 但如果神沒有在你們心中作工、吸引你走向祂的兒子基督、進入這間地方教會,我們一切努力仍是枉費心機的。但願神能夠做成此工。阿們。
(宣道結束)
你可以每週上網讀何博士講的道。
網址: http://www.rlhymersjr.com ; 然後點擊〔宣道文稿〕鍵。
宣道前陳群忠醫生(Dr. K. L. Chan)領讀經文﹕使徒行傳 2:42-47。
宣道前葛利費斯先生(Mr. Benjamin Kincaid Griffith)獨唱:《來進餐》
(“Come and Dine,” 詞: Charles B. Widmeyer, 1884-1974)。
宣道提綱 基督教的爆炸性發展 何博士著 |
“主將得救的人天天加給他們。” (使徒 2:47) I. 早期基督徒傳福音時所不具有的,使徒行傳 8:28, 27; 2:47。
II. 早期基督徒傳福音時所具有的,使徒行傳 1:14; 2:42; 4:31; |